第062章:三俠逍遙歡與愁,洞庭湖畔仇又仇。

   欲把憂事鬧分明,須將亂事細又清。

   暫舍無害於不顧,話到三俠事未更。

   三俠逍遙歡與愁,洞庭湖畔仇又仇。

   古來誰知玉兒心,凌身鶴起為仇鳴。

   牽牽連連思裡恨,請君也有此中情。

   自從“蜀東六雄”在荊州城外三三而別之後,“追命刀”吳天霸、“黑燕鑽天”張雲海和“繩鏢劍舞”孫可行三人便長驅南下,准備作一次“渡江偵察記”,也許還能查知江湖殺手的絲絲蹤跡,以利跟蹤追殺。等他們三人乘船渡過長江,快馬經過了公安、石首、華容等地之後,馬不停蹄,直取古城岳州。

   在如今亂世十國之期,正是在公元907年五月期間,弘農王楊渥以鄂岳觀察使劉存為西南面都招討使,岳州刺史陳知新為岳州團練使,廬州觀察使劉威為應援使,別將許玄應為監軍,領兵三萬去攻打楚。楚王馬殷對此很恐懼,靜江軍使楊定真卻道賀說:“我軍勝矣。”馬殷問其故,定真說:“夫戰懼則勝,驕則敗。今淮南兵直趨吾城,是驕而輕敵之狀;而王有懼色,由此我知道我軍必勝。”於是馬殷命令在城都指揮使秦彥暉領水軍三萬順江而下,水軍副指揮使黃璠帥戰艦三百條屯駐瀏陽口,准備大戰劉存。

   說起這古城岳州,不得不說起它的標志性建築,那就是岳陽樓。它位於湖南省北部洞庭湖畔,矗立在岳陽市西門城牆上。是中國著名的江南三大樓閣之一,即湖北武漢黃鶴樓、湘北岳州岳陽樓、江西洪州南昌滕王閣,歷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本故事後來出現的武林名家江南三大樓主黃飛鶴、岳明陽、騰(滕)閣裡,也正是由此而來。相傳此樓起初為三國時期吳將即、繼周瑜周公瑾之後的第二位三軍大督都魯肅魯子敬訓練水師的閱兵台。唐開元四年,即公元716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在此修樓,正式定名為岳陽樓。唐朝詩聖人杜甫有五律詩《登岳陽樓》寫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北宋慶歷五年,即公元1045年,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時重修,並請範仲淹範大師撰寫了《岳陽樓記》,其文辭浩浩蕩蕩,至是其名聲益大。後幾經興廢,清光緒六年,即1880年,再次重建。主樓平面呈長方形,寬17.24米,深14.54米,三層通高19.72米,重檐盔頂,純木結構,四面環以明廊,腰檐設有平座,建築精湛,氣勢雄偉。主樓右有“三醉亭”,因呂洞賓三醉岳陽樓而得名;左為“仙梅亭”,據傳明崇禎年間維修中挖出一石板,上面有似枯梅的花紋,時人視之不仙跡,故名。今枯梅仿雕石板仍嵌立在亭中。樓內有清乾隆時著名書法家張照寫的《岳陽樓記》木雕屏,近處還有宋代鐵梢、鐵枷及各代石刻多處。解放後,幾經維修,連同附近地區辟為公園。據說在這岳州府的地界之內,除了洞庭湖和岳陽樓之外,還有小喬墓、魯肅墓、二妃墓、文廟、君山、秦始皇封山印、柳毅井、慈氏塔等多處名勝古跡,煞是令天下游客心向神往!

   岳陽樓位於洞庭湖畔,北望長江東流,主樓三層,高20余米,全樓未用一根鐵釘和一道橫梁,構型莊重大方,與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相傳它的前身是三國時東吳大將魯肅為操練水軍所建的閱軍樓;唐代後改名為岳陽樓。由於這裡襟山帶水,氣像十分開闊,因而歷代都有文人墨客來此登樓吟詠,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陽樓記》,在這篇著名的散文裡,作者以聲情並茂的語句描繪了洞庭一帶的美景,還抒發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心願。

   岳陽樓包含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情結,因而在近一千年來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地方。登樓憑欄眺望,但見八百裡洞庭煙波浩渺,巴陵勝狀盡收眼底。

   岳陽樓下還有一個著名的詩書碑廊,該碑廊全長百米,式樣為仿古回廊,古樸、莊重、典雅。

   如今的岳陽市,古名巴陵,又稱岳州。岳陽,作為湖南省的重要旅游區和歷史城,風景優美,名勝古跡甚多,主要游覽區域有岳陽樓、洞庭湖、南湖、蓮湖、君山、廟前街、東風湖漁民新村及汨羅屈子祠、平江杜甫墓等。

   岳陽樓,東倚巴陵山,西臨洞庭湖,雄踞岳陽城西門之上,氣勢非常雄偉,與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歷代文人墨客多會於此,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據傳,岳陽樓最初是供據守城門的衛兵憩息和了望的譙樓。三國時,東吳大將魯肅在岳陽操練水兵,將其改建為閱軍樓。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岳陽,對此樓再次進行了擴建,名南樓,又叫岳陽樓。宋慶歷四年(公元1004年),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並請自己的好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作《岳陽樓記》,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岳陽樓更是名揚天下。在迄今為止的1700多年中,岳陽樓歷盡滄桑,幾經水淹、火燔、雷擊、兵災,但屢毀屢修,古樸之貌代代相襲,始終保持良好。岳陽樓的建築藝術,真可謂巧奪天工。該樓主樓高19米,為”四柱”、”三層、飛檐、純木”建築。中間以四根楠木大柱從地到頂,承荷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為內圍,支撐二樓,外圍繞以20根檐柱,彼此牽制,結為整體,飛檐與屋頂用傘型架傳載負荷。三樓用”如意鬥拱”、層疊相襯,拱托樓頂。全樓無一磚石,全用木料構成。閂縫對榫,結構嚴整,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飛檐、樓頂均蓋黃色琉璃筒瓦,飛檐尖端飾以龍鳳,昂首翹尾即欲騰飛。其三樓樓頂外貌酷似古代將軍頭盔,俗稱盔頂,為我國古代建築中所罕見。

   洞庭湖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號稱八百裡。銜遠山,吞長江,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朝暈夕色,氣像萬千。湖中君山小島,遠望如橫黛,近看似青螺,臨空俯視,又像陰陽合抱的太極圖。島上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傳書亭、朗吟亭、香椿亭、望湖庭、龍涎井、飛來鐘等古跡。

   南湖,位於岳陽市南郊,西與洞庭湖相通,呈不規則狹長形,總面積60多平方公裡,水面20平方公裡。湖岸群山起伏,秀峰迭宕;湖中奇山崛起,怪石嶙峋,港灣曲折,湖叉幽深,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南岸的龍山蒼勁挺拔,水際有一字排開的九座山鳥,為龜山,故民間有“一龍趕九龜”之傳說。九龜山西出湖口,伏臥癩蛤蟆山,故又有“九龜趕一癩”的故事。湖料有宋代古橋——三眼橋。湖北岸的金鄂山,林木茂密,風景清幽。清代詩人余昌谷詩曰:”木落萬山青,天宇放宏敞;登高眺望中,城郭郁蒼期刊。長江繚似帶,眾山平如掌;漠漠四周低,人語半空響。”南湖還是國家新辟的水上運動基地,設有畫舫、摩托艇、水上自行車等運動設施。並在湖料新建了環湖游路和花園、亭榭,岳陽一年一度的國際龍舟節,便在此舉行。岳陽環城皆湖,除洞庭湖、南湖外,尚有團湖、芭蕉湖、楓橋湖、東風湖、吉家湖等。每到夏秋之交湖中綠荷碧波,芙蓉鬥艷,魚翔淺底,泛舟湖上,或撒網,或垂釣,或觀荷,或采蓮,悠然自得,其樂無窮。

   岳陽南去70多公裡的汨羅江,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楚國、著名詩人屈原投江殉難的地方。這裡有屈原墓、屈子祠等古跡。每年中國農歷五月初五日,那裡的人民都要舉行規模盛大的龍舟競渡和獨特的佘龍儀式,以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者。

   岳陽及洞庭湖的氣候,處在中亞熱帶過渡地帶,溫暖濕潤,春夏冷暖氣流交替頻繁,夏秋晴熱少雨,秋寒偏早。年平均氣溫為16.5攝氏度到17攝氏度,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無霜期約270天,最佳旅游季節是4月到11月。岳陽為湘北門戶,臨洞庭,扼長江.京廣鐵路縱貫南北,每天有20多趟客班列車去長沙、株洲、衡陽、郴州、廣州、冷水灘(湖南零陵)、桂林、柳州、湛江、南寧武漢、鄭州、北京、西安、蘭州。位於市區北面、長江中游、洞庭湖出口的城陵磯港,是湖南境內最大的客貨兩用港口,年游客吞吐量達30萬人次。從這裡乘船出發,西南可至宜昌重慶,東北可達武漢、九江,直至上海。岳陽不僅交通便捷,綜合接待條件也較完善。目前,岳陽有旅游涉外星級飯店3家,客房380多間,床位1200床張,其中三星級賓館一家,客房260多間,床位570多張。近年不少從長江三峽來的海外游客,經湖北宜昌到城陵磯,入洞庭湖,登岳陽樓,逛廟前街,嘗全魚席,給旅途平添了不少樂趣。

   好!至此讓我們書歸正傳!

   這一日,正是耶無害離開江陽鎮赴京趕考發生“半道黃禍”的當天,也就是五月二十八日,吳天霸、張雲海和孫可行已策馬行駛在洞庭湖湖畔……說起這岳州洞庭湖,毋庸多言,請各位暫聽一首後世之人的篡(竄)調詩,你便可略知一二:山外青山樓外樓,洞庭歌舞幾時休?暖風曛得游人醉,直把岳州作汴州。

   這時,他們三人彌望著煙波迷茫、浩浩蕩蕩的洞庭湖水,不由地被這波瀾壯闊的場面撼動得是心潮澎湃,浮想連翩。

   “好!好個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孫可行不禁望湖興嘆道,“記得前朝詩人孟浩然曾經說過——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樓!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哈!哈!哈!”吳天霸不由大笑道,“五弟!這連日來你已經吟誦不少詩句,簡直是走到哪說到哪,滿口秀才的酸氣,哪還有大俠之風?”

   “嗯!”張雲海也不由接著笑道,“五弟口出狂言,實在是我老張比之不得、比之不得。”

   “哈!哈!哈!我這叫脫口秀,才高八鬥;懷揣天下之秀,囊括天下之才,簡稱秀才!秀乃天下之秀,才乃天下之才!不是酸秀才,而是又老又麻又辣的秀才!”孫可行還是笑著說道,“機會難得,我們是走山說山,遇水說水,天下錦繡,盡在眼底!你瞧這洞庭湖水,真是美極了!”

   “這是當然!不然怎會有美如水的洞庭七銅女呢?”吳天霸在一旁打趣地說道,“只可惜鬼子六沒來!如若他來了,也許還能見到那位在嵩山山林扮作白鬼嚇唬他的那位女子呢!”

   “哈!哈!哈!”張雲海不禁樂道,“黃老六不來也好!他們若是再次相見,那還不得打起來!”

   “咳!我說你們兩位”孫可行打斷他倆的談話,指著湖中心說道,“你們看見那朵綠色的小島嗎?我想你們一定聽說過它的傳說吧!”

   “聽過!聽過!”張雲海滿不在乎地說道,“它原本不是島,應是山!只不過落的鳥兒多了便成了島!”

   “呵!四哥真會開玩笑!”孫可行也樂道,“在你嘴裡島就變成山,山也變成了島。”

   張雲海聽了,接茬繼續說道:“所以說這洞庭水上的島便叫洞庭山!不過呢,傳說它也被叫成君山、虞山、湘山,還有許多人把它叫做二妃山。有的說舜帝二妃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此處,還有的說秦始皇南巡停泊在此。二妃叫君妃,又叫湘妃。故名君山,又名湘山。這裡四面環水,風景秀麗,唐朝劉禹錫曾寫《望洞庭》一詩雲‘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這正是描述它的景色和秀麗姿態。君山由七十二個大小山峰所組成,山上古跡很多,有二妃墓、柳毅井、龍涎井及秦始皇封山印等。山中異竹叢生,有斑竹、羅漢竹、實竹、方竹、紫竹、毛竹等,各具特色。君山茶葉譽滿中外,千年之後,即1956年萊比錫世界博覽會上,‘君山銀針’榮獲金質獎章,譽名為‘金鑲玉’。”

   “啊——呸!”孫可行唾了張雲海一句,莫明其妙地向他問道,“我說老張!什麼1956年萊(來)比錫(稀)世界博覽會,現在是907年!一千多後年之後的事,你如何知道?真是莫明其妙!”

   “唉!你別不相信!”張雲海卻理直氣壯地反駁道,“不信千年之後你去看看,絕有此事!”

   “我去看個屁!到那時我們都死得沒影了!我找誰去評理去?”孫可行毫不示弱地反問道。

   “你倆都不要爭了,事實會證明一切!”只見吳天霸回過頭來向他們兩人說道,“你們看那山之所以如此青翠,是因為那山上長滿了綠竹;而這綠竹應與四弟所說的二妃有所牽連吧?”

   “二哥說得對!我正要說這個美麗的傳說!”張雲海毫不客氣地說道。

   “呵!瞧你還能講出什麼道道來!”孫可行向他撇了撇嘴,對老四的話是半信半疑。

   “好!咱們邊走邊講!”張雲海拍著黑色火焰駒的脖子說道,“據說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堯虞舜時代,堯見舜德才兼美,便把帝位讓與舜,並將娥皇、女英兩女兒嫁給了他。婚後,夫妻恩愛,舜常外出巡視江河,治理山川,開拓疆土。一次,舜南巡到這洞庭湖君山,娥皇、女英見夫君久出未返,四處尋找,登上君山,忽聞虞帝死在蒼梧之野,即死在九疑山,二妃悲痛萬分,遂攀竹痛哭,淚血滴在竹上,天長日久,竟變成了斑竹。後來,二妃因悲慟而哭死於君山並葬此。這漫山遍野沾有血淚痕跡的翠竹便被世人稱為‘斑竹’、‘湘妃竹’,這山當然又可以叫做二妃山嘍!可我老張認為若叫它君山,倒不如叫哭君山、哭虞山更妥,但不能叫做君哭山或是虞哭山!好!我講完了,到此結束!真是累死人了!”

   “哈!哈!哈!”孫可行聽後大笑道,“多漂亮的傳說,沒想到讓你三言兩語就講完了。你還叫苦叫累?你瞧我的!你知道這座山更神奇的傳說嗎?”

   “呵!這麼說五弟你還藏著一招更絕的,你快快說來聽聽!”

   聽了吳天霸的話,孫可行微笑著說道:“還是讓我先唱一段給你倆聽聽。這一回,我唱的比說的好聽!”

   “好極了!我倒要看看你怎麼個唱法?”張雲海也來了興趣,迫不及待地盯著孫老五,心想:你還能唱出這山的什麼神奇來?不都讓我老張說完了嗎?怪事!”

   “啊!啊!啊——”孫可行清了清嗓子,便悠揚地唱了起來,“曾游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原是——昆侖——山頂石,海風漂落——洞庭湖——”

   “好!好!唱得好!”吳天霸樂呵呵地誇贊道,“反正比那公鴨嗓子的李老頭李假駝子唱得要好聽多了!”

   “二哥!干嗎拿我開心與他相比!”孫可行向吳天霸說道,“那條李老狗竟會在我們的酒裡放蒙漢藥,不是個好東西。我絕不會干出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

   “咳!”吳天霸不禁解釋道,“與他相比!不正是形成鮮明對比,更顯得你好麼?不過,說實在的,五弟一介武夫,竟還是如此能說能唱的人物,真是我等的驕傲!”

   “嗯!五弟何止會唱,而且還會跳舞耍劍呢!”張雲海也衝著孫可行擠眉弄眼地說道,“不然,他怎麼會綽號叫‘繩鏢劍舞’呢?”

   孫可行聽後,咽了一口唾沫,說道:“平時我是很少唱的,只是今天來到這裡,觸景生情,心情爽快,讓我馳想綿綿,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那動人的歌謠。不過你們倆一唱一和的,若是你倆唱起來,一定比我唱得還好聽!”

   “呵!瞧他!倒變得謙虛起來了!”吳天霸衝著張雲海說道,“咱們絕對唱不出那動人的歌聲!若要我來唱,就像我用刀殺人一樣!”

   “噯!我說五弟!”張雲海不由疑問道,“你唱的那詩句,不是不你胡謅出來的?”

   “怎麼?你還不知道?”孫可行有點驚異地說道,“這是唐朝詩鬼李賀所作!”

   “哈!哈!哈!……”吳天霸再也抑制不住地大笑起來。

   這一時之間,張雲海和孫可行兩人都被吳天霸的大笑鬧懵了,不知道他為何如此發笑。

   這時,吳天霸終於一次笑夠,可還是捧著肚子說道,“五弟!你說錯了!不是李賀,是程賀!”

   “哇拷!……”孫可行不由恍然大悟,一摸腦門,叫道,“還真的哩!恥笑!恥笑!讓二哥見笑了!是程賀,不是李賀!我一時糊塗,竟讓我記錯了!沒想到你這個大刀漢子竟還有兩下子,你如何知道這首詩的作者?”

   “我是偶然發現的,就會這一下子!再多我也不知了!”吳天霸不由笑著謙虛道。

   “哦——若不是二哥道出真相,我差點也讓你給騙了!”張雲海不禁衝著孫可行譏笑著說道。

   “噯!我怎敢騙四哥!有道是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孫可行剛說到這,他跨下用一百兩白銀在汴梁買來的白馬好像被什麼東西絆了一腳,差點把他從馬鞍上晃了下來。他不由趕忙抓緊韁繩坐正了身子,說道:“嘿!你瞧瞧!我的話剛剛出口,這就靈驗上了!”

   “噯!五弟!廢話少說,你還是給我們講講這哭君山更神奇的傳說吧!”

   “我在二哥面前再說下去,豈不是班門弄斧?讓你見笑!我看還是二哥來說吧!”

   “噯!不行!不行!”吳天霸急忙搖手說道,“說真的,我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別讓我現醜了!”

   “是啊!五弟你快講講讓我們聽聽!”張雲海也禁不住反問道,“這二妃山會是昆侖山上飛來的石頭?我老張根本不相信!”

   “你不相信?聽完這個傳說你就覺得有趣了!”孫可行不再推辭,暢言說道,“,簡而言之,這二妃山就是女媧補天時飄落的熔漿所變。”

   “熔漿所變?”兩人更加疑惑了。

   “對!你們聽我慢慢講完,自然就會明白了!”孫可行彌望著茫茫無際的洞庭湖水開始講述起來:“話還要從盤古開天辟地時說起,從那以後,地上才有了山川湖泊、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才慢慢有了萬物之靈的人類!有一年,西邊天上突然塌下了一塊,那天河的水從漏洞傾出,淹死了許多人畜!當時有個住在山崖洞裡名叫女媧的姑娘,她生性仁慈,決心把西天窟窿補好,止住天河水,讓人間過上安生太平的日子。於是,她就離開了自己舒適的家,爬過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山,踏過了九千九百九十條河,可還是沒找到一個補天的辦法!”

   “這傳得真神!”張雲海不由插口說道,“這麼巧女媧過了那些數目的山河?我的不信!”

   “看來!就缺一座山與一條河了!”吳天霸微笑著補充說道。

   “這就需要神的點化了!”孫可行接著說道,“她在睡夢中遇到一位神仙告訴她,昆侖山上有許多寶石,將它們熔化即可補天!”

   “噢!我明白了!”張雲海斷定地說道,“那熔漿一定是熔化了的昆侖寶石!”

   “對!正是這樣!”孫可行回應道,“女媧又經過了千辛萬難,在昆侖山頂煉得了熔漿,便把天上的窟窿補好了!最後,她想把那個窟窿補得更牢固厚實,便又捧了一些熔漿,雙手舉得高高准備補天。沒想到這時一陣南海風刮來,便把熔漿刮飛了。它一直漂落到了洞庭湖裡,一時間,洞庭湖面和半空中五彩繽紛、霞光萬道、銳彩千條,熔漿很快變成了七十二他形態各異的山峰,一半水下,一半水上。等到女媧騎著一只老虎追來踏上這軟綿綿的山峰之時,熱烘烘的山峰立刻凝結成了一座小島,那就是現在的洞庭山。”

   “噢!是這樣!”吳天霸點點頭說道,“你剛才說女媧騎在了一只老虎身上去追熔漿,這是怎麼一回事?”

   “對啊!”張雲海也不由挑剔著說道,“剛才我就是想把這一細節籠統過去。既然你們又問起,我就再補充幾句!那老虎是被女媧姑娘說服的,要在補好天後再吃她,並且老虎還護著女媧姑娘趕跑了山上的惡獅,直至女媧姑娘補好了西天!”

   “那後來老虎吃了她沒有?”張雲海又忙問道。

   “肯定沒有!”吳天霸接著說道,“你沒聽五弟說女媧姑娘補好天後還騎在老虎身上追寶石熔漿嗎?”

   “噢!……”張雲海先是一愣,然後說道,“我是說在這之後老虎吃沒吃女媧?”

   孫可行聽了,笑了笑說道:“其實老虎早被女媧姑娘的勇敢精神打動了,它還和氣地勸說女媧把大窟窿補得更厚實些,好讓它及它的後代子孫過上好日子呢!不過那塊熔漿未能補上去,便被海風吹飛了。我想若沒有那只老虎的勸說,還不一定能有這洞庭山呢!”

   “唏——根本不可能!這只不過是瞎編亂造的傳說罷了!”張雲海嘴巴一撇說道。

   “噯!四哥!話可不能這麼說!”孫可行忍不住反駁道,“這是色彩優美的民間傳說。是天下勞動人民對鄉土的熱愛,便把這些山川古跡的來歷賦於神話色彩,是經過長年累月形成的文化財富!不可貶低它們!”

   “哈!哈!哈!”張雲海聞聽樂道,“我張雲海相信現實,不愛相信虛幻的東西!而且像這樣傳說之中的實物本來就存在那,和山神地仙有什麼瓜葛?為何非要將它們扯在一起?這豈不是瞎編亂造?”

   “四哥!”孫可行繼續說道,“各地都有膾炙人口的民間神話傳奇,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可它們都是窮苦勞動人民的精神享受,是眾們對自然景物真摯諄厚的欣賞,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像)往,我們是抹殺不了的!”

   “好!講得好!講得好!很有正義之感嘛!”吳天霸禁不住插口說道。

   “還好呢!”張雲海望著吳天霸說道,“二哥!你來給我們評評理吧!”

   “好!”吳天霸笑著說道,“說實在的,我也是相信現實,不相信天宮地獄,不相信嬌魔鬼怪神仙傳奇,更不相信昆侖山上的石頭會跑到這變成了洞庭山!”

   “嗯!言之有理!我的好二哥,你還是支持我的嘛!”張雲海不禁得意地連連點頭說道。

   “不過呢!五弟也講的不錯!”吳天霸扭頭說道,“對於這樣的神話傳說,我們是不信其有,聽之卻有趣!就像三國時曹操曾經用雞肋口令一樣,棄之可惜,食之卻也有滋味啊!”

   “哈!哈!哈!……”三人都禁不住大笑起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