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父子談話
吃完飯。李慎又帶著李世民去了前廳。讓李世民和韋貴妃坐在主位上。然後吩咐宮女上茶。李世民喝著茶。有一句沒一句的跟娘倆嘮嗑。
期間李世民問李慎在國子監的學業情況,學了什麼呀。學的怎麼樣啊。有什麼理解啊。李慎回答的也是中規中矩,不卑不亢。
李世民發現他這個第十子。在談話期間,不像別的兒子見到他那麼拘謹。好聽的叫恭敬。其實就是害怕。在貞觀年間。皇宮裡的還是比較和諧的。
李世民不知道他的兒子到底在害怕什麼,有句話叫虎毒不食子。只要這些兒子不做出殺父殺兄謀反的事。哪怕是殺人放火。
李世民也不會要了他們的命。頂多訓斥一番。消爵趕去封地而已。畢竟在這個時期貴族都是有特權的。更何況是皇家。勛貴只要不是謀反,再大的罪過地方官都不允許審判。必須把人和罪證送到京城。
然後經過皇帝召集勛貴進行八議,說白了就是大伙議論一下,這個事用不用定罪。可不可以減免罪行。
在眾多兒子中就沒有一個像李慎這般,在他面前坦然自若的。像他喜愛的太子,在他面前小心謹慎。怕做錯事丟失太子之位。
李泰也是畢恭畢敬如今也有了某些心思。還有李治。跟李慎同歲。也很害怕李世民。更不要說那些庶出的皇子皇女了。
如今這李慎卻在他面前從容不迫。談吐間落落大方。也叫李世民刮目相看。
其實李世民不知道現在的李慎已經不是過去的李慎了。現在的李慎體內是一個現代生活了30多年的靈魂。沒有封建王朝那種思想。雖然他也聽過皇家無情。但李慎還是習慣的把李世民當做後世跟兒子聊天的父親來對待。
“李慎,你在國子監可曾接觸到國事。”皇家貴族子弟都在國子監讀書。將來都是要入朝為官的。所以很早就會把朝堂上的一些決策,拿到課堂上去分析。基本就相當於後世的政治課。只不過是實時政治。
“回阿耶。接觸了。教俞們有時候會拿一些國策出來讓大家討論。”李慎回答道
“那你們最近在討論何事。”李世民又問。
其實李世民也就是尬聊。以前沒咋關注過,所以感情也不深。
一個七歲的孩子,李世民也沒有指望能說出點什麼出來。
“回阿耶。最近我們在議的是關於吐谷渾戰事”李慎回答
“哦?那你對此事怎麼看。”李世民好奇的問
“阿耶。吐谷渾不足為懼,不出意外,現在應該班師回朝了。只是吐谷渾,地處高原,以目前我大唐的實力來說不好管理。而且很可能以後便宜了吐蕃。”李慎看過電視劇。李靖滅了吐谷渾全部兵力。吐谷渾投降了。後來李世民恢復吐谷渾國,但是最後沒打過吐蕃,被吐蕃吞並了。
李世民可不知道李慎是是後世之人。李靖勝利回朝。雖然不是什麼秘密。但是也就朝堂一些人知道,還沒有傳出去。李世民也是因為李靖戰後第一時間讓親信先送信回來,具體戰報應該最近幾天由八百裡加急帶回。
所以李世民奇怪李慎怎麼知道的。難道他身邊有細作?隨即李世民搖了搖頭。馬上就把這個想法否定了。這麼小的李慎可沒有那個本事。
“你怎麼知李靖勝利呢。”於是李世民直接問道
“阿耶。教俞們說李將軍用兵如神。而且我唐軍兵強馬壯,必定能取勝”李慎胡說道。總不能說自己讀過歷史吧。
李世民聽後也全當他是為皇族自信心強。認為大唐打遍天下無敵手才說的。就又問道
“那你為什麼說最後會便宜吐蕃。”
“阿耶你可知現在的吐蕃王是誰。”李慎問道
“聽說是叫松贊干布。去年吐蕃使臣來到長安,遞交了國書,想向朕求親,娶一位公主。修世代之好。互相通商貿易。求親被朕拒絕的。”李世民答道
“阿耶,我聽說教俞們這個松贊干布雄才大略,高瞻遠矚,他上位後加強與鞏固政權,發展農牧業生產,推廣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頒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還創設行政制度和軍事制度,促進了朝政、商業、軍事的全面發展。他擁兵數十萬,不斷向周圍蠶食,擴充領土。足以看出其狼子野心。如今我大唐滅了吐谷渾所有軍隊。吐谷渾已經不存在了。這麼大的一塊肉,他這條狼怎麼可能不想咬上一口。現在他攝於我大唐之威。可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忍不住的。吐蕃將來必將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李慎說道
李世民看著李慎侃侃而談沒有說話。心裡卻是驚濤駭浪。李慎說的他很多都知道。但是滿朝文武誰都沒有往這面想。只覺得吐蕃乃蠻夷之地資源匱乏。
在這群文人看來。沒讀過書的都是蠻子。而且吐蕃地勢高不宜種植糧食。沒有資源。所以包括李世民在內都沒看得起吐蕃。要不然去年他們使臣來求親。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同意的。
但聽李慎這麼一說。還真有點道理。李世民覺得自己這個十兒子跟他聽說的不一樣啊。於是李世民問道:
“你這些事都是聽誰說的”李世民想聽聽李慎會怎麼說,當然只是聽聽。李世民覺得這個問題明天應該拿到朝堂上議一議。
“阿耶,是在國子監教俞跟我們一起討論的。”李慎說道。
李世民聽了,多少有點失望。還以為這個兒子是什麼神童呢。
“不過,阿耶。目前我大唐是沒有這個能力控制住吐谷渾。因為前隋的連年征戰,消耗大量國力,使得資源和人口銳減。雖然在阿耶的仁政下這些年逐漸恢復。但時間還是太短。我大唐人口太少了。糧食產量也不多。人口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只能慢慢恢復。首先就是解決糧食問題。糧食足,才能人口多。人口多了,生產力就會提高。人口多了,人才就多了。人口多了,軍隊也就多了。到時候還擔心他一個小小吐蕃?”李慎說道。
“哎。你說的這些朕豈能不知。一是人口需要時間積累。二來,要先解決官吏的問題。朕坐在這太極宮,偶爾也會去長安城中私訪,可偏遠的郡縣是什麼樣子。朕一無所知。朕的政令能否執行全看地方縣令之能。”李世民又想起來他現在的局面。大多官員都出自世家。可以說世家壟斷了朝堂。如果世家願意。完全可以做到讓李世民的政令出不了長安。
“阿耶現在不是已經改革科舉了麼。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更多的有才之士為國效力了。”李慎看李世民有點惆悵安慰道
“談何容易。你還年幼。很多朝堂之事你還不了解。朕雖然改革科舉,也在全國辦置官學,但這幾年成效不大”李世民搖搖頭道
李慎聽李世民說完就知道。李世民什麼意思。最近幾年改革是有點效果。但李世民的目標是要打破世家對朝堂的壟斷。那就要提拔寒門子弟。可因為制度沒有完善。科舉還是有很多弊端。取上來的才子,大多數還是世家子弟。因為閱卷的很多都是世家的官員。肯定有包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