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章 夾攻戰策
楚國太子熊橫,以儲君身份下令,避開燕國主力大軍,從壽春遷回舊王城——郢都。
郢在壽春西南,處在長江中游,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衝,自古有“東南重鎮”之稱,後世江陵、荊州都是在此地演變。
八萬護城軍放棄了壽春,只留下數萬的新軍在淮水南岸駐扎,阻擋燕軍的腳步。
當斥候偵查到這一情報,即使回報,劇辛沉吟片刻,知道楚國打的算盤,要避其鋒芒,把戰線拉長,誘敵深入,拖垮燕軍的戰略。
“諸將軍,有何建議?”
陸丁山抱拳道:“啟稟大帥,雖然楚國有它的算計,但是不敵我燕軍是不爭事實,楚軍兵力不足,新招募的兵卒缺乏訓練,擋不住我軍的猛攻,只要大軍追擊,在背後掩殺,一定迅速解決。”
謀士道:“不可,如此會被楚軍拖住,只要它不斷設下伏兵,我軍就難以討好,還是穩扎穩打,按照我們的計劃,先把周圍的城邑吞下,落穩腳跟,然後徐徐圖之!”
姜雄武搖頭說道“可燕王的大計,是要迅速滅亡六國,如果我們這麼多兵力,長途跋涉在楚國耽擱太久,每過一日,糧草消耗巨大,後方的補給數目龐大,長久下去,能把燕王大計拖垮,這個責任誰來擔負?”
一時間,軍帳內謀士、武將各抒己見,大致分成兩派,有的建議全線追擊,速戰速決,有的建議穩扎穩打,不急功冒進。
這個時候,就需要主帥保持頭腦冷靜,善於分析總結,根據當前占據,做出正確的判斷了。
判斷准了,大軍就能獲勝,判斷失誤,有可能全軍覆沒。
所以說,一場戰爭,主帥的選擇,至關重要,帷幄之中,成敗已注定。
劇辛沉思許久,又咀嚼當初掛帥出征前,燕王跟他語重心長交待的話,一遇到重大決策,首先以穩妥為主,楚國地形不比中原,面積比魏、齊、趙、韓加起來還大,山林茂密,地廣人稀,濕氣過重,北方甲士會水土不服,決不可冒進,中了埋伏。
“本帥決定,先對淮水以北的靈璧、下蔡、城父等城邑動手,全部占領,然後渡河攻取壽春,繼而掃除鐘離、陰陵、東城等,逐步圍剿過去……”
劇辛的話尚未說完,有斥候來到賬外,有密報由鷂鷹攜來。
“啟稟大帥,有密函到!”
“呈進來!”
“喏!”賬外的侍衛長接過信函,傳遞了進去。
劇辛接過看完之後,臉色忽然大喜,忍不住哈哈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帳內的文謀武將面面相覷,不知什麼好消息讓主帥如此驚喜。
“前幾日,我已經放出了情報給荊燕,他已經在沿海一帶登陸了,有數萬的精銳,他似乎也聽聞楚王室要撤回郢都的消息,特發來密函,約定攔截楚國王室,一網打盡!”
“如何伏擊法?”諸將愕然。
“荊燕將軍提出,楚軍難逃,向西南勢必經過大別山脈,南北縱橫數百裡,山麓崎嶇,沒有大道,楚國王室和大軍,不可能翻山走險路,肯定會沿著大別山腳下的方位,南下長江河岸,然後乘水路西進郢都,這樣一來,我軍派出騎兵銜尾追擊,荊將軍率水師渡長江逆流而上,在大別山南端與潘陽湖之間的長江渡口,夾擊楚軍,即使不能徹底覆滅王室,也能重創楚軍主力!”劇辛侃侃而談,冷靜分析。
諸將聞言,都覺得此計可行,即使不能一舉滅掉楚國,但絕對能殲滅不少楚軍有生力量。
“如果襲擊成功,我燕軍駐守在大別山下,封鎖陸路和水路,就能把楚國的勢力縮小到長江上游,以及荊鄂一帶,到時長江下游、吳越、淮水一帶,都將被我燕軍占據,楚國即使不滅,也名存實亡了。”
“大帥,末將願意帶兵前往!”姜雄武站起身抱拳,甲葉鏘鏘,一身傲骨。
劇辛點了點頭,這件事交給別人,他還真有些不放心,論資歷和穩重,只有姜、陸二將能勝任。
“好,即刻出去點人,兩萬騎兵,帶足十日的干糧,追擊下去,不要跟的太近,此行途中,不求破敵,只要能銜尾咬住,等水師發起進攻,你帶騎兵橫掃過去,楚軍進退路,死傷必重。”
姜雄武點頭道:“末將遵命!”
“去吧!”劇辛一揮手,把一道令牌遞交下去,姜雄武接過青銅虎符令,轉身出了帳篷
就在劇辛伐楚的時候,秦開指揮大軍,也開始對韓國邊境進行攻擊。
二十萬精銳燕軍,來勢洶洶,士氣如虹,攜帶滅魏之銳氣,自然更加凶猛、悍勇。
而韓的疆土太小了,被魏國、趙國、秦國夾在中間,如今魏、趙相繼滅亡,失去了北邊、東邊的防線,燕軍攻打邊關,幾乎距離韓國王都鄭城相當近了。
韓國人口只有百萬,兵甲不足二十萬,雖然武器鋒利,但肯定無法單獨擋住燕國的攻擊,一邊暗自派人西進函谷關,一邊派使節去往燕京,要獻出韓王室公主,做燕王之妃,與燕聯姻交好,免去亡國之禍。
辰凌接見韓使者後,聽聞了韓王的意思,不禁啞然失笑,如今他會因為一個聯姻,放棄統一六國的宏圖霸業嗎?
“讓使節回去告訴韓王,不要費盡心思,負隅頑抗了,結局都是一樣,如果他能識時務,早日歸順華夏國,本王會賜他一個公侯爵位,雖然不會分封食邑,但也享受富貴到老,總比被擒來好!”
樂毅和範睢、淳於臻等人各自點頭,又商議了一些軍機大事之後,從御書殿內退出來。
相互看了一眼,都有些欲言又止,當走出王宮,過了金水橋後,範睢才嘆道:“君上越來越有天子氣度了,宏圖霸業,已經完成了大半,楚、韓兩國如果覆滅,那麼西秦再強勢,也絕不是我朝的對手了。”
樂毅嘆道:“想不到當年燕國積貧積弱,經過君上不足十年的治國,卻有了吞並天下的實力,這種治國效率和豐功偉業,開歷史先河,倘若能就此結束數百年的春秋戰國大亂之世,那真是功蓋三皇五帝啊!”
兩位重臣對燕王佩服至極,淳於臻也點著頭,沒有明言,心中卻想:如果天下人,得知了如今權勢威赫的燕王,還是當初魏國的一個校尉辰凌,曾名動一時,不知天下百姓會有何感想呢?
——
PS:過大年了,龍竹在這給書友們拜年了,祝大家新春愉快,羊年吉祥!(除夕和初一休息,初二更新剩下的幾章,馬上就要大結局了。)